武漢大學最佳賞櫻地推薦武大櫻花花期大約在兩周左右,三月中旬開花,至四月上旬花謝,每年的具體花期受當年氣候影響很大,最早一次在2月底就已開花,而最晚一次因早春低溫,到了四月初才開花。每逢櫻花盛開期間,上百萬游客集中前來,異常擁擠,此時更多看到的不是櫻花,而是洶涌澎湃的人流,需要有心理準備。賞花期間,隨門票免費發(fā)放《武大櫻花導覽手冊》,《手冊》包括武大城市設計學院學生專門制作的賞櫻圖。
櫻花大道 老齋舍前著名的“櫻花大道”,是武大賞櫻的最佳地點。春天的櫻花大道上,放眼望去,滿目櫻花,潔白如雪。 珞珈山 東湖西南岸邊,由十幾個相連的小山組成,山頂可遠眺東湖全景和武漢景色。珞珈山植物茂盛,現(xiàn)有周恩來故居,郭沫若、郁達夫、蔣介石別墅。 櫻花城堡 櫻花城堡以灰色為主色調(diào),與建筑前的櫻花組成了一道美景。每年畢業(yè)生作畫留念的背景大多選擇這里。 櫻園 櫻園一帶以小日櫻花為主,收集了早櫻、晚櫻和垂枝櫻等,共6種10多個佳品的櫻花,花色f非常豐富。 櫻頂 即武漢大學櫻園宿舍的房頂,在武大老圖書館旁,下方就是櫻花大道。櫻頂也是一覽武大風光的最佳地方,從櫻頂向下俯瞰,整個武大盡收眼底。 在武大校園里,第四教學樓、鯤鵬廣場、人文科學館、行政大樓、校醫(yī)院一帶,以及工學部主教學樓、信息學部星湖、醫(yī)學部等處,都有櫻花可以觀賞。其中,“老齋舍”前著名的“櫻花大道”,是武大賞櫻的最佳地點。
武漢大學優(yōu)秀建筑群推薦作為“中國大學校園建筑的佳作與典范”,武漢大學除了櫻花,更值得一看的是那一幢幢優(yōu)秀的民國建筑。老圖書館、老文學院、老法學院、大學生俱樂部,還有學生被稱為“櫻花城堡”的老宿舍(也稱老齋舍)。 1928年,李四光先生邀請建筑大師凱爾斯設計了號稱“學院故宮”的武大建筑群。這些建筑包括武大牌樓,文、法、理、工四個學院大樓,宋卿體育館,老圖書館,男生宿舍(櫻園學生宿舍),學生飯廳及學生俱樂部,半山廬,周恩來故居,郭沫若故居等。建筑群整體上在遵循中國傳統(tǒng)原則的同時,又引入了西方古典式樣,融合了中西建筑之長。 宋卿體育館 體育館既表現(xiàn)出現(xiàn)代新型大跨度結(jié)構(gòu)的建筑技術(shù),又保持和發(fā)揮了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的特色,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。1938年,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,推舉蔣介石為總裁,號召全國軍民團結(jié)抗日。 十八棟 是位于武漢大學珞珈山腰東南的教工住宅群,建筑風格整體采用英式鄉(xiāng)間別墅風格,一共十八棟,后增蓋四棟。日軍侵占武漢后,將有些別墅的內(nèi)構(gòu)造改成日式的,并拆除了一棟。周恩來舊居與郭沫若舊居即在其中(分別為一區(qū)19棟27號、12棟20號)。 武漢大學行政樓 原名為武漢大學工學院大樓,建于1934年至1936年,美國工程師凱爾斯等設計,上海六合營造公司承建。 半山廬 又稱單身教授宿舍,位于珞珈山北麓山腰。半山廬為兩層磚木結(jié)構(gòu)住宅建筑,小巧玲瓏、環(huán)境幽雅。 1937年-1938年的“武漢抗戰(zhàn)”期間,國民政府在珞珈山開辦軍官訓練團,蔣介石親任團長,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以及國民政府的重要政要在此下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