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陳詩語 吳迪 江邊,巨大的王昭君雕像凝視長江;劇場,屈原疾書發(fā)出震撼天問。 7月26日,全國第13個千古情項目——《三峽千古情》在宜昌宜都市上演,由湖北交投集團、宋城演藝聯(lián)合打造的三峽千古情景區(qū)也開園迎客。來自全國各地的萬余名游客,在三峽為臺、楚韻為風中穿越千年感受長江文化。
在長江、清江交匯處的宜都鱘龍灣文化旅游產(chǎn)業(yè)園內(nèi),抬頭可見大型王昭君雕像。進入三峽千古情景區(qū),里面有三國街、詩田街、峽江街等9大特色街區(qū)。身邊不斷閃過身穿古服的男女,舞臺上演著鄭和下西洋、拋繡球、精靈谷等多臺演出。 “古色古香,能體驗不少中國文化IP,計劃用一天時間游完每個項目。”來自武漢的市民李珊帶著女兒,漫步在千年古街,感受歷史滄桑變遷。
重頭戲是大型演出《三峽千古情》。駕一葉小舟,蕩開長江的云和月,在數(shù)百平方米的全景地面投影上,穿越滾滾紅塵,飛躍千載史畫。從大禹開江的浩浩湯湯、楚風國韻的瑰麗浪漫,到血戰(zhàn)長坂的三國雄風、昭君出塞的家國大愛,在1個小時的演出中,200多演員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,將三峽的一幕幕傳說與歷史娓娓道來。 三峽千古情項目占地面積約111畝,總投資20億元,僅用300多天時間建成。“每天演出六場,觀眾預約火爆,目前已達17萬人。”湖北交投宜昌投資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向青介紹,三峽千古情是“千古情”系列的集大成之作。據(jù)悉,該演出運用大型線陣、3D威亞、全彩投影、巨型LED屏、多維升降舞臺、智能數(shù)字化控制系統(tǒng)等高科技手段,同時融合情景裝置藝術(shù)與舞臺沉浸技術(shù),展示荊楚精神的前世與今生。
作為湖北大型演藝劇目之一,相關(guān)專家認為,三峽千古情有望成為湖北文化和旅游新時代融合發(fā)展的全新品牌IP,成為弘揚長江文化的長江黃金旅游帶上一顆明珠。
|